2010年3月24日星期三

婚礼和割礼

 
 

山狼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0-2-28 通过 无梗概剧情不谢幕 作者:品茗山狼

    《费加罗的婚礼》最出名的部分,估计不是原著作者,而是莫扎特为它写的歌剧。其间的意思大约是劳动人民绞尽脑汁,使妄图通过赠送婚房来占有新娘初夜权的剥削阶级出了大丑。剧情很河蟹,一方面站在高度的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有力地驳斥了房价中部分不合理的地方,会影响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奇谈怪论,另一方面证明了剥削阶级自古就有着非常愚蠢的智力,也就是说,剥削阶级从来不是依靠大脑来成为剥削阶级的,而是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富二代,在过去这叫贵族。
    割礼是个很敏感的词,其中的起源基本不可考。因为没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它的最大生理价值,是直接控制了各种"成年"传染病的传播,在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的一瞬间,变得能够尽可能多的抵御来自成年的危害。
    既然《费加罗的婚礼》最出名的并非原作,而是歌剧,那原作中适合用文字表示的地方就不多,还好,有一句话,是"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因为午睡过多,我才在这做些无意义的事。偶然看到胡玫导演的一个专访,其中谈到有关《孔子》在网络上遭到"扭曲"的问题,胡导认为,这是"背后有推手"。嗯,这个说法让我同时见到了两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礼仪。胡导的言下之意,这个"推手"肯定是别有用心的,再推导一步,就是凡是反对《孔子》电影的,就是反对"孔子"。电影上映以来,胡导一直是这个意思,因为据胡导讲,拍摄这个电影的一个初衷,就是要赶在日本人之前拍,由中国人来解释孔子。姑且不论哪部作品能够真的代表孔子,拍了"孔子"是不是就能把"孔子"给申了非遗,因为不喜欢一个电影,好了说是当了不明真相的群众,坏了说就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这样的帽子实在有点吓人。如果有这样的棒子握在手中,是不是赞美电影《孔子》就变得没有意义?我很替那些真的喜欢《孔子》电影的人鸣不平。本来是文青,不小心变成五毛,虽然笔画少了,可是皱纹得多多少啊!这样的打击实在够大。
     另外,我觉得这也证明了如何能够在文化界闯出些名堂的办法,是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当作品遇到批评,即使在孔庙住上个十天半月,接了多少地气,也不是说什么糟粕都继承。譬如虚怀若谷这些儒老梆子不要也罢。用尽各种方式,锤炼各种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不择手段地给敌人盖上可杀又可辱的帽子,这样才是一个成功艺术家应该坚持的浩然之气。拒绝批评,即使顾左右而言他,斗志昂扬,即使被揭虚报票房,我认为这是比割礼更具有生理学价值的贡献。有了这样的心态,别说不会受到别人的精神污染,什么传染疾病一概免疫,即使纳威人来了也没戏。除了孔子的学说以外,这不能不说也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
    总结一下,我认为这样的可贵品质,非常符合今天看到一位神人的微博:二十五的衣服,穿出来二百五的劲头。不是每个人都当得好二百五的。看看《费加罗的婚礼》从1786年首演,被人膜拜了那么多年,才流传下来的可怜的几个字,"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再看看去年一年中国电影就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脍炙人口的台词,我真的觉得中国电影继续在世界电影之林一枝独秀。不要迷恋二百五,二百五只是个传说。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