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

去你的中心思想


      是不是每天都要上网这个问题基本上不是个问题。除非是企业内部会计,会计报账都要网上申报了,还有什么人会单机用电脑?上网的方式最多的还是打开浏览器。这时你会最先看到哪个网页?在发现Blogspot的后台发生大变化之后,我发现在这个博客网站风声鹤唳的时代,Blogspot试图做那个浏览器第一页。
       最早察觉到Google希望成为第一页的时候,是接触iGoogle。不知道在中国有几个人会把搜索引擎放在第一页,至少我看到把IE连接到微软主页做首页的人数远远超过把百度神马的放在首页的人数。Google应该也明白,人不是总有那么强的求知欲,而且上网的功利性未必有那么强。随着Facebook的不断崛起,也许Google才意识到只有不那么严肃的东西才能让人有亲近感。
      搜索引擎告诉使用者的是,从这里你能到达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而Facebook的登录界面则是跟你说,这就是你的世界。无论社交平台怎么定义,信息的三种属性不会改变,新闻、动态和应用。单纯的搜索至多提供第一种信息,对于后两者则显得杀鸡用上宰牛刀。iGoogle把一坨应用类的小插件,加上云服务罗列在用户面前,作为首页必须先得成为G粉,否则不太令人满意。
       Gmail后来成了我的首页。国人对电子邮件的依赖程度远不如短信和QQ强,但是经常处于工作和休息临界点的我,正好适应这种若即若离。而且考虑到审查制度等外在因素,Gmail的安全性绝对让人称道。君不见,从来没见过新二浪和网三易说自己邮箱受到攻击?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受到攻击它们也不知道,二是鬼子进村压根就是它们带的路。
       随着G+的上线,Google在已经具备的新闻功能(GReader)、应用功能(Docs)的基础上,终于囊括进了好友动态功能。也就是说,现在看,Google确实不再靠放个天气预报插件就想成为互联网第一站了,它已经可以乔装打扮成你的世界了,尽管依然难掩背后的霸气外露。看看G+开了才几天就那么多人嚷着圈子人数达到5000上限,就知道Google陪你玩,和Facebook陪你玩,效果终归是不同。
       G+可以作为首页,GR也可以,但是我依然用Gmail做首页,而Blogspot现在竟然也有这样的野心。它们分别对应的是不同的重心:社交、新闻、通讯、博客。严格讲界限不是很明晰,因为G+的对手也有Twitter,而Twitter本身是所有博客的敌人。没有大量独立博客作为支撑,GR也不可能几乎代替了报纸和杂志的作用。
       所以现在算是个好的时代,毕竟我们能够选择的首页种类繁多。选择什么首页,可以看出这个人走上互联网舞台怀揣着怎样的目的,他是个怎样的人。你可以是来学习先进思想,也可以交上先进朋友,更可以说些很先进的话。总之是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先这么说会比较安全,因为最后的结论不太安全)。这么分绝对比用星座、血型判断性格要科学的多。换个孩子能听懂的说法,这议论文首要的就是立意,就是你有怎样的中心思想,就会有怎样的铺陈腾挪。
       好在现在中国的电脑没有强制性的必须使用统一首页,还能自主选择,去你的中心思想。在指日可待的未来,统一的首页出现,时时刻刻歌颂伟大母亲。我们就只能去他娘的中心思想啦。

《黑犬》,我们都是和时间赛跑的人


黑犬》
伊恩•麦克尤恩著
郭国良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麦克尤恩的小说看的多些后,笼罩在他的世界上的迷雾会逐渐消散。我曾经在初读他的处女作时把他比喻成悲催的格格巫。严格讲,是麦克尤恩的作品像个动画片中的人物一般一根筋。只不过作品张牙舞爪的对象不是蓝精灵,而人性最卑微角落里的那点欲念。而作者自身,则像个驾轻就熟的好莱坞编剧,看客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约翰.伯格在评价“坏电影”之所以坏时说,仅有故事的电影不是好电影。不知是否大英帝国的文学家们都藐视所有为了故事而故事的讲故事方法,反正麦克尤恩明显赞同这一观点。就像人性核心的追求并不复杂一样,其实卑微的人性也并不是非要用几百万字才能描述清楚。麦克尤恩尤其看重这一部分而不吝笔墨。但是对于其他,麦克尤恩不过是借题发挥。
      《黑犬》中的麦克尤恩在借题发挥的部分中,掺杂了一些不太常见的严肃。“我们的观点中充斥着自己的欲望”,对比这样严肃的伊恩,我搞不清是该笑话一下《蝴蝶》里故作安静地描述杀人犯的伊恩,还是该笑话这个从小说开头就装出一副可怜样的伊恩。 “ 在某种程度上,你一辈子都是孤儿身;照料孩子就是照料你自己的一种方式。”也许在麦克尤恩自己看来,在小说中他不过是个玩得很开心的欠揍小孩。
       享受麦克尤恩游戏的方法需要很强的耐力。因为他在《黑犬》中像看过的他以往的几本一样,咬牙切齿地要将作者与故事行进的快感隔离开。似乎这是他阐述自己藐视故事本身的办法。他看重的肯定不是故事,而是他设定的特定情境下,所谓爱情片片裂开的脆响。即使如《黑犬》所设定的德国统一这一足以写进任何当代史的重要时刻,他依然能把两个个体间的关系搞得更引人注目。
      例如“我们一直彼此相爱,我们从未停止爱慕对方,我们互相吸引,而且我们对此无能为力。我们没有办法一起生活,我们无法停止相爱,但也不会屈从于爱的力量。 为什么我要寄希望于数百万个陌生人,期望存在利益冲突的他们去友好相处呢?要知道,我自己都不能和我孩子的父亲、我爱的那个男人和合法婚姻的伴侣一起,组建一个小小的和睦家庭啊。”有这样的颠倒思考,谁又能指责女主人公抛弃那些满世界跑的,身处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呢?谁又能依然有勇气说自己生来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呢?毕竟一辈子做好事是最难最难的啊!通过对政治的反刍,麦克尤恩依然把目光聚焦在两个相爱的人身上。按照这个思路,如果不能把两个人的事搞清楚,没心思拯救全人类。
      我一直想,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何以显得与众不同。我想答案应该与时间感有关。就像《在切瑟尔海滩上》《无辜者》中的故事行进,大段篇幅花费在高潮即将诞生前的几天、几小时中。在这几十万字的叙述节奏中,读者早就被麦克尤恩拉扯成慢悠悠的节奏。可以预想,在行将结束的几十页中,必定也会是缓慢的时间流逝。但是,麦克尤恩像对待短篇小说一样对待结尾。往往在最后的几十页用完全不同的时速,迅速把故事推向绝望。所谓绝望并不是韩剧喜闻乐见的绝症,而是全人类都头疼的老!
      时间在最后几页像脱缰的野马,把主人公推到了生命的尽头。不见死亡,不见潦倒,可见的只有容颜老去、心如死水。这更接近于麦克尤恩眼中毁灭情爱的极致。死亡和花痴都不能证明爱情之不可信,唯有无力再爱、无法再爱才能从内向外证明爱情自身的衰败。
      《黑犬》的不同之处,是放弃了与真正主人公爱情的同步,而是先展示结果,然后层层剥茧地倒述缘由,然而展示的残酷却是相当。
       “他们将会改变或者死去。他们懵懂无的是未来。五十年后,我们像上帝般地看着照片上的他们,深知他们的身世—他们和谁结了婚,他们在哪一天死去—却从未想过,将来某一天谁会手握我们的照片。” 麦克尤恩想到的让我似曾相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有的可也是这样一种时空交错的恍惚与嗟叹。
      小说中,读者是和麦克尤恩塑造笔下的时间赛跑的人。读者力争跑在作者的前面,去预见主人公们的未来人生轨迹。现实中,每个人都是和时间赛跑的人,力争改变自己未来的人生轨迹。可是效果却又如何?在阖上书本之后,我想那也是一场宿命。

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术前准备

周日的上午,阴沉闷热的气候让我的偏头疼有增无减。要感谢这些不适,让我有借口远离电脑,捧起≪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谁说我是个光说不练的人,说明这位朋友太了解我了……这本书好像一只铁勾子,一下把我拽出窗外。一下子我没拿相机的手好像也有了快门的触感。书里荒木经惟没象个器材控一样念叨器材经,而是坐而论道。我太喜欢这样空口白牙、光说不练的主儿了,这才尽显文字的威力。以后我要多看些厨子写的书,就不用生气故宫夜宴忘了摆我的椅子。
书还没读完我就对荒木君对待照片,对待为什么拍下这张照片所持的观点很是钦佩。总结一下我的理解,就是要有故事可讲。没话可说,不如不拍。即使“或许我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把一些原本不存在的事情拍成了故事”,但“被摄体本身本来就蕴含了故事”,所以拍有故事的照片,那是必须的。

照片是一个虚假的真实瞬间。真实是这个场景确曾在时空中出现。虚假则是对流动时间进行断章取意造成的岐意与偏狭。在按下快门的刹那,被摄物被切断了自身与过往的联系。如果观看者不能将照片景象与历史运用联想进行心脏搭桥手术,那这张照片必然会化成一个垃圾印刷品,因为它毫无存在的意义。
意义是因人而异的。这又是影像艺术能够单独存在的理由。对于摄影来说,光线是好的,岐意也是好的,唯有掩饰是不好的。我所说的掩饰是指,自观察始,拍摄者就刀刀见血,自我阉割。后果是岐意变成顺从,光线变成舞台灯,还是庆贺中国奇迹那种烈日当头的灯。
时间长了,我开始厌恶“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断章取义而来的这句美学名言,至少不能停留在“眼睛”的字面来理解,“发现”也只能是“发现新大陆”的意思。原住民早在繁衍生息,哥伦布不过是来强拆的。所谓生活之美,必然不是用“小清新”、“高调人像”就能涵盖了。当然,山河一片红,乃至嗓子眼都红了也不能覆盖全部之美。
这里的美,我想必然不是一种片面之美。能够挖掘出方方面面的自然本色,才算是用一种美的情怀。口口声声说子不嫌母丑,哪有厌恶、漠视的道理。至少厌恶也只能当做改变的理由,而不是倪奶奶那种从来不投反对票的脊梁做法。
如果是比拼粉饰,我想间接一定不如直接。摄影艺术早该让位于电视艺术,如果电视也能算艺术的话。君不见CCAV9日以继夜地用最光鲜地古代服饰,描画着伟大文明的光鲜过去。这样的描画劳民伤财,五颜六色,对,很像颐和园长廊里的绘画,再美也注定会剥落,待新人重新涂抹。
用毫不掩饰的态度去拍照,去寻找现实的影像,可能才能拍些掉色也不怕的作品。荒木经惟这个出身不大好的孩子,拍了不少现在已经掉色、偏色的照片,其中不乏让人依然蠢蠢欲动的场景。这总要比倪萍的颤音更能持久吧?就不鼓掌,憋死你。
照片即使拍不好,认识照片的能力一定要不断提高。因为照片即人生。这点准备总是要做的,好歹要做人。


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

不出意料的新奇发现

在神奇的国度里,什么神奇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话说只手遮天,坚决贯彻人工审查制度一百年不动摇的著名门户网站新二浪,又一次给我惊喜。这个从来让我对不齐文字,始终排版不能实现文绕图,图片大小无法自定义,坚决不开发博客客户端,绝对保证飘广告窗的二浪博客部分,又被我无意间发现一个新功能,不支持ipad写博客。
在我早已死心,不试图寻找它支持的离线博客工具后,忽然发现ipad也无法跟上它高科技的步伐。
新二浪,你究竟用什么计算机语言、什么架构做的程序,让你如此一骑绝尘,领先发达国家技术二百年的?话说做人要低调,你这已不仅是低调,你已经把妄图在上面发一篇博客变成一种情调。唯有再次问候二浪的舵手、总设计师们,你们辛苦了!你们一路走好!


-- 假装生活色彩斑斓

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

≪1Q84≫,一人两面三刀

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跑步说得苍桑且小资气息弥漫四溢的。很显然,村上春树算是为数不多的,具备这种类似特异功能的人。在≪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村上春树描述自己的生活、写作状态与他塑造的众多主人公非常接近。简单的屋内装饰,简朴的个人简餐,简要的娱乐方式,也就是没有一般人所熟识的放纵与癫狂。
极端一点说,他以往作品中的主人公“们”是要去掉复数形式的,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名字——村上春树。无论男女,那些霸占了村上春树最多笔墨的人们无不有着寥寥数笔勾勒的尘世生活,以及几乎像永动机一样不需要添加燃料就能持久燃烧的内心世界。尘世中,这些男女最复杂的也就是一瓶不再发酸的红酒,就像是我今天想说的这本≪1Q84≫中的女主人公青豆。
青豆外在上秉承了村上春树小说的特点。这些人都有着独特而匪夷所思的经济来源,钱不多不少,正是可以在愉悦的时候从常去的餐厅大厨那里优惠买瓶红酒。酒中的丹宁过分挥发,因为己经被提前打开过了,这也是青豆能买得起的原因。很难想像村上春树在喜欢上马拉松之前,一直到三十二岁都会为了自己的酒吧而起早贪黑。对着采访机说出假话不难,但是让笔下的人物骗过所有的读者就是难上加难了。村上春树怎样看待生活,他笔下的人就会如何。这就像现在的人感叹没有激情澎湃的文学作品诞生一样,原因不过是形势所迫,光“激情”二字就够被扫黄打非了,澎湃就是活嘬。当下如何,笔下如何。
如村上对待酒吧,青豆对自己与他人类似的部分,采取了近乎自我阉割的方法割断。也许我的比喻不恰当,但是对于当事人看似不可忍耐的状况,在旁人角度讲也许不值一提。中国人常说的旁观者清,也许也只能是旁观者眼中的清,而没有一刀切的标准。司马迁之所以伟大,我以为不能仅用≪史记≫的成就涵盖,还应包括他是怎样用撰写≪史记≫来逃脱现实困境。说的太远了,回到村上根据个喜好而捏造的小人儿身上。青豆摒弃桎梏自己童年的家庭,从此就那么“轻飘飘"的活着了。单线条的生长形态,让我读村上春树的小说总有种遁世的感觉。村上像自己的选择一样,让青豆能够“放下”,转身就上了云端。不恋人间烟火,经过文学的包装就成了不识人间烟火。看上去无欲无求的人们,能够推动世界的变化吗?青豆有了天吾就能。
≪1Q84≫几乎同步的发行方式,加上书名让人浮想连翩,都让人对村上春树的这个堪称大部头的作品充满期待。如果没有这样的预热我对其中的人物不会特别留意。天吾这个男主人公,不仅一如继往地承袭了村上式主人公的形式,还用1+1>2的方式和青豆遥相呼应。两人最终返回只有一个月亮的真实世界,暴露出村上的自信和勃勃野心。
这本书很容易让我想起≪1984≫和≪美丽新世界≫。那两本鼎鼎大名的书,对一个未曾存在过的世界,都有着悲观的预言。无论是老大哥似的禁欲,还是嗑药似的纵欲,悲剧发生的前题一定是建立在人基本欲望被扭曲的情况下。泯灭人性和过尤不及一样让人不寒而栗,因为人一旦连这道防线都失守,都身不由己,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坚守。而把欲望从浑浊的水中脆生生地拎出,正是村上相信自己擅长,并且让天吾与青豆身体力行的。
有本非常畅销的书曾经对我说,如果能够失去的东西仅是镣铐那该人就是奥特曼。甩干了水份,让欲望只剩下硬货的青豆与天吾,在除了彼此毫无眷恋的虚伪世界里只缺一样东西,就是奥特曼的终生伴侣—小怪兽。
小怪兽牛河是在虚拟世界露出大怪兽本来面目时登场的。除了他的中文名字实在让我看着诧异,人的构成也与“村上系”很不匹配。另外两个主人公渐渐搞清自己值得为之动容的生存理由时,牛河却顺着自己的生命轨迹,日益滑向浑浊。最终牛河变成干炒牛河,死翘翘了。回忆≪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村上安排了人物生存在割裂成无限小单位的时间中,让牛河的死透,村上对麻木与浑沌的绝情和不留余地可见一斑。
三个主人公的交叉叙述,再加上对真实,或者说正常世界模棱两可的描述,使≪1Q84≫比近年村上的中篇作品要纷繁复杂的多。我印象中只有在读≪奇鸟形状录≫时因为初读村上不适应而产生的眼花缭乱可以匹敌。村上用三个人物雕刻出他认为错误的路标,并且再次重申自救的方法一如既往。
但是终归是村上,终归是一个拥有素写一样生活的人写下的世界。
读完第三册已经过了四个月,懒于更新博客更是五个多月。这五个多月中,真实世界也一如继往地复杂着,为我的惫懒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借口。回忆起村上那个有着绿色月亮的世界,遥远得仿佛从未存在。但是谁又能确信窗外云层背后没有遮掩着又一轮月牙。能够确认自己不是生活在某人书中某个奇怪世界的标志,只是我们的身边有着无法言说的复杂与诡秘。
一个人,无论怎样两面三刀也不能尽述世界的所有可能。我在宏篇巨制里看到更多的是村上本人的坚持,而非什么逃出生天的方法。如果真有村上般的坚持,也许我们已经找到出口,踏上归途。我真迫不急待了!


-- 假装生活色彩斑斓

2011年5月24日星期二

头文字i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两个哈姆雷特。一个因为搞不明白所以把自己搞死了,另一个搞死自己也不明白。
世界上的事大多要自己搞了才能明白,不排除搞了也不明白的。愚以为,明知搞得明白才搞,就是艺高人胆大,而明知道搞也搞不明白还偏搞,就叫胆大艺更高。有关于很久以前有没有救世主这件事,不管是问爷爷,还是爷爷的爷爷,回答的结果总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因为任谁睁开眼,也会有更久远的过去一刀砍在后脑勺上。究竟是胆大,还是艺高,需要搞一搞。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依赖上了电脑。中国异动请大明星使劲喊,没有磕药就不能活!对电脑的依赖大概就到这个地步吧。很久以前,PC系统几乎成了电脑的代名词。对于我来说,直到i字头的设备呈一字长蛇阵,鱼贯而入。它们的出现,使我的操作习惯出现了另外一种可能。这也算溯本清源吧,哪来那么多天生如此。
新鲜劲过后,要做的事情是大刀阔斧地删除软件,否则160G空间也不可能够用,导致至今都没像想象般存上个几百首歌。能够幸存的,都是些能帮我办公,至少是假装办公的。我衡量应用软件的标杆有两个:一是跟Google应用的亲密程度,二是是不是能跟Dropbox勾勾搭搭。Google不用说了,我快把办公室全搬上去了,如果不是因为它实在没地儿放烟灰缸。Dropbox则是先得到了G十F十W认证之后,我才开始使用。配合host修改,即使到现在也没啥不满意的地方。总的来说,Dropbox是个非常称职的云存储应用,在移动应用中优势更加明显。让我免去了多电脑拷贝的麻烦。以上两条标准形成之时,我根本没想过吃苹果,而现在iphone、ipad用起来和它们水乳交融,是不是说明这类应用是大势所趋,代表科学发展观呢?我不知道。


Dropbox    
自身直接有免费客户端,能够浏览账户内的文件。图片的添加和导出到本地很方便,可以说中规中矩。如果配合上iphone、ipad自身相册不能建子目录的先天"优势",Dropbox可以把图片分类存储,适合我这样的分类目录控。
在客户端上可以直接打开Doc和pdf格式文件查看,但不支持修改。同时过大的文件打开不能!当然,它要是什么都能干了,别人吃什么?


office2HD以及pIus
因为谁都不万能,所以才推荐这个软件。office2有两个版本,分别对应iphone和ipad。它支持office的三个主要格式,我用的多的是doc。它可以支持扩展名有x的高版本文件,并且能够修改、储存。
iphone过小的屏幕导致不适合大规模输入,更适于应急。有了它,至少邮件附件可以直接调用了。而ipad版就很适合随兴所至了,最近的稿子,包括这篇博客,我都是用笔在这个组合上手写而成。虽然不及键盘笔记本快,但是方便性更强,同时根治提笔忘字!放心,绝对比电视里看掌纹识健康管用的多。
其实关于office应用的软件很多,但是这个软件对我那两大标杆支持甚好。直接在Google Docs上编辑,随时访问Dropbox,一切甚好。前几天的升级让ipad界面更顺眼了,心情甚好甚好。
要说缺点,升级之后不能直接翻过那道人所共知的土坡了,确实是憾事。不过行走江湖,啥是王道都知道,小case。
另外一个缺点是字体少,不过想想号称苹果王冠上三颗明珠的Pages中文也只有一种黑体,iphone版更是没出,就觉很淡定了。
顺便说一句,我是先买了office2的两个版本,再买的Pages,我就很不定了,很扯淡了。


Mindo
这个应用的名字很怪,在App商店里是一个样,下载更新了又成了这个,让我挠头了一下下。从图标上来看就知道,是个思维导图的应用。我是对着ipad才想着学习用思维导图的,因为这个五颜六色多点触摸的设备最方便的明显是涂鸦。
Mindo能够满足大多数思维导图软件的功能,颜色、格式、标签等等一应俱全。做为保留在我ipad上的应用,自然少不了云应用。Mindo可以直接读取Dropbox中的思维导图文件,也能直接导出多种格式到Dropbox中。我在电脑中用的是Xmind做导图,两个软件互相兼容的很好。Mindo导出的pdf格式精度足够报告中的示意图要求。
长远来看,我希望Mindo增加多人协作模式。试想会议室里六台ipad同时头脑风暴,得算台风级了吧!


GoodReader
名声在外了,阅读多种格式文档必备。不过吸引我的还是它对Dropbox的支持。因为我的pdf书多数是用云传递,所以顺路就导入ipad了。
通过云通道最棒的体验这是,躲开疯子乔布斯强迫我使用的导入方式。这就是"偏不"带来的快感吧!


Evernote
这家伙用不上我的两个标准,因为它自己有自己的云通道。与电脑版一样,iphone和ipad上都有免费版本,使用差异不大。对于习惯做笔记的人来说,这是我找到的最开放的,最通用的应用。




Upad
说起笔记,Upad是最接近笔、记两个字的。直接用笔来记,没有识别的过程,保证了速度。记录之后,可以用jpg或pdf的形式发送邮件。
我觉得Upad好玩之处是可以更换的稿纸。随意更换,无限接近原始。低碳,确实不用再撕纸卖破烂了。


SketchBook Pro
图像处理软件很难挑,Adobe没有对应PS出个i字头版,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就不好找大树乘凉了。这个是我观看到最接近PS外观的。图层、画笔都有,但买下来发现,两码事。SketchBook更像绘画,而不是修改处理。好处是,几乎无穷尽的画笔种类,让哥大有创造欲,多种快捷操作又使软件变得很有趣。
看看广告中用它画的作品,神往中...


还有几个软件留在设备里,但是还没挖掘出太独特的用法。例如上文提到的Pages,以及Keynote等等。再花些时间,它们也能开出花来。己经开出的花基本覆盖了一名辛勤工作的懒人工作的方方面面,一会排成o形,一会排成0形,总之是个圈。
比起我四分五裂的K3,ipad显然功能更多,这也是我以前垢病它的理由。在实际应用上,按斯白德曼的说法,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阅读确实只是ipad用途的一小部分,除了GoodReader,我还使用Stanza。绘图上还有Designer!来做矢量图。但是这些没有给我足够的震撼,或许要碰到工作中更变态的需求吧。
对ipad的要求也适用于iphone。打电话对于ipone似乎是副业,它究竟主业是啥,取决于你想天天兜里装什么。智能手机的强大生命力怕是来源于此吧。
头文字i的头一次梳理,假装很敬业了。下次有兴趣,我再专门琢磨一下阅读应用,只要我还读的动!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盼望的游戏

    在我用了一夜时间下载800M一集的前四集后,发现还有1.4G一集的版本,我觉得这电钱花的有点冤。不需要我跑步、爬楼、乃至频繁说话的情况下就能提高观看质量,我愿意找版本更好的下载。
    在这个时刻我是挺同情米国人民的,一个礼拜才能看到一集新电视剧,搁在我这往往是趸满了硬盘一次消费。细想来,电脑升级的每一小步,都是我对影视渴求满足的一大步。所以才有了家里的硬盘才从机箱里孤家寡人地走出来变成三五成群,模仿刚出锅的烙饼一样堆放。对于现在的电影电视剧来说,也就是希望多大,硬盘多大。
    不是没有不需要下载的电视剧,只是听从他人安排播放时间总感觉非常的被动。这时候不是看电视,是“被看电视”。用下载的方式看,绝对不是下载省去了多少时间,貌似剪掉广告播放时间好像节省不少,但是把找片源,伺候下载工具,再到找合适的播放器播放这些工作都做了,肯定比看广告更费时费力。
    不省时间外,还用掉不少钱。刚刚自己攒播放高清的电脑时,一块能硬解1080P的显卡还动辄一千块。现如今倒是便宜了,但是依然要为此保留一个PC系统连着电视。对了,HDMI线还花了哥一百多。
    费时费钱的一项运动,究竟有什么吸引我像世界毁灭预言一样周期性发作,隔三差五就重整旗鼓?说到这我还是要感谢总菊的,要不是他们英明地让美剧从各大播放器客户端下架,我还就凑合看320x 240分辨率的“中国式高清”呢。我始终怀疑那个掩耳看看,臀臀S什么播放器的开发人员是不是《超级玛丽1》的疯狂粉丝(注意是1代哦),一屏幕色块放着还诚恳地写上“高清”二字。哥你们都是八位机时代穿越过来的吧?
    是《权利的游戏》吸引我重新祭起下载神器。相比《冰与火之歌》的小说,HBO可算是来了个诚意之作。几年来除了看《兄弟连》时看到HBO台标兴奋下下,对HBO雪花乱闪台标再也没有什么期待过。莫不是北京台的电视剧就是为了给HBO撑场?雪花那个飘,心里那个爽。
    鉴于翻译《权力的游戏》的兄弟们熟读原著,遍览中文版,把片中对话译得和小说里一样,我不得不感觉一下年轻了很多。一下子年轻到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的年纪,原文字幕都特意标出了涅!
    另外,这部电视剧找到了我心目中奇幻剧作的一个标准,即幻想作品不意味着只能拍给有幻想的人。啥人有幻想?那自然是少吃两勺三聚氰胺,少泯几桶地沟油,坚信精神是否有病得医生说了算的人。孩子,他们有幻想有道理,成年人有幻想就没道理了。
    《冰与火之歌》本来就不是一部给孩子看的书,因为哪个孩子真要明白了几大家族间的仇恨渊源,五道杠都不能解决问题,得九道杠,得人精成什么样啊,照相摆POSS怎能做日常开会状?还不得做奥运开幕状!
    一部拍给成年人看的幻想之作,属于缺什么补什么的应急之作。因此我才盼望着能看到最完美的画质,最好能看清楚冰原狼每根胡子才爽。
    距离目标越来越近,更高画质的版本肯定会如雨后莴笋一样满街冒。但是,这没有终点。就像《sin city》蓝光版出了就来一个导演版,收藏了导演版发现顺着说还不如倒着说酷,哦,它出加长版了。
    同时,这也像美剧。讲得五迷三道的故事,就盼着有个大结局,等大结局到了发现不如盼望的过程过瘾。所以说,这就是一盼望的游戏,一个你以为通过自己各种努力能够最终满足的愿望,实质上永远没有终点的游戏。
    很多想看的书和影视剧不能方便地看,其实并不全是坏事。唾手可得的后面一定有种莫名的阴谋。比如Kindle 3。
    一直在博客里自说自话的我,为了K3写了点感想,成了这里点击最高的一篇文章。除了证明牢骚肯定不是多数人追求的目标外,还证明福祸相依。前段时间,一个小小的塑料盒将K3的屏幕顶成了旧社会的中国地图,那割据啊,那不团结啊。所以人不能臭美,不能夫复何求。
    进了2011年后,不但没有像年前所说的每天更新博客,反而从不更新博客。HBO拍的好剧,做的好事,让我顺着《权力的游戏》,继续上了盼望的游戏。也就是说,《权力的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并不是全部,加上那个需要不断搬运的过程,才凑成了我看下去的动力。如果不用盼望,国内同步上映了呢?我再去找点麻烦事干,连个盼望游戏都没没得玩,那才叫糟心呢。

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10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可以算是苏轼最负盛名的作品了吧。不保险的话,再加个“之一”。这首词源于何所做,说法不一,但是目标却是统一的——悼念苏轼的亡妻。
这首词写的情真意切,不假雕琢,自然天成。我今天想取的是其中一个说法而已,就是为何单单在妻子亡故十年后,苏轼才写下这首词。据说苏轼在妻子离开后,每年都要到妻子坟前追怀,但在第十年,苏轼没去。原因没什么奇怪,因为他的现任妻子病了,他脱不开身。
理由合情合理,却又有种说不出的酸涩。当然不能因此就认为苏轼的感情是假的,但却多了一丝不如意。原本可以容纳下人们无限想象与感怀的情感,因为这一粒似是而非的种子,被撑开了一道小小的裂缝,变得不那么完满。
想象的空间,是比做梦的空间更为人们所需要。没有想象,就无法温暖现实的冰冷。2009年末的时候,口中念念有词的是无限的憧憬与期盼。2010年就这样过去了,同样印证了这个道理。这一年,世界发生了无数令人震惊的事件。至少,令我对身边的世界刮目相看。
不想对时事评头论足,却在2009年时怎么也没有想到新的一年结束,会对一个叫乐清的地方如此关注。那里离我们远吗?不远,地图上看去温州并不远。在瞿秋白没有变成“多余的人”之前,他一直倡导汉字拉丁化。他可能没有想到,拉丁化的汉字如果成功,对于敏感词过滤将会是一场灾难。将yue qing屏蔽,想来《清史稿》压力很大,因为不再能“翻 阅 清 史 稿”了。
生与死的界限在这一年变得模糊与不确定。《魔戒》一开始便道,死亡只是一个开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导下,这依然是可以被容纳下的想法。至少对于生者,另一处的死亡是又一个开始。世界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完满,变成种子撒满大地,而大地由此变得郁郁葱葱。
2010年的不完满,注定会在2011年生根发芽,但是最终会长成什么姿态,却是谁也无法料到的。但是逐渐吹开眼前的迷雾,对于众生来说,又不能不说是一个走向完满的开始。怎能不思量?只是我有些迟疑,用外表如此落寞的幕布,盖上2010会心有不甘。
这应该是2010年写下的最后一篇博客,结束前我问自己,这样的2010,我还想再过一遍吗?
2011年会是什么样子,上帝不会提前透露,但是每个尘世中人都会努力探求其中的是非对错,因果循环。并非是上帝没有了惩罚的力量,而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早已被逐出伊甸园。
2011年不能控制的事情依然多过繁星,但是我想悄悄抓住三件事情。
第一,写一个给自己的故事。
第二,每天写一段给自己的字。
第三,最具体,要骑车2500公里。
是考验自己,也是奖励自己。没有一样容易完成,也没有一样对自己有害,为什么不呢?
怎样成为一个Blogger我一直没有找到方法,但是我逐渐习惯了对自己好一点,写些自己喜欢听的话。因此,用这个方式善待自己,是个我能接受的方法。
用村上春树的话说,我们只能凭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而不健全的灵魂也需要健全的肉体。所以,我想用实践去证明,12500公里并不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难以实现的,长长的征途,其实我也可以做到。
2011年,所有人都能做到很多,一定会的!

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问题是,怎样提出问题

越来越喜欢看中篇和短篇小说,对于长篇的接受极限往往越来越低。这是个问题吗?随手拿起一本书店的新书,里面无不布满了随处可见的,短促的疑问。如果真的那么容易见到“令人惊叹的奇迹”,那么世界应该是个惊叹号。但实际的生活,更像是一串串问号。排放的过多,乃至于像是不能被人类理解的一串乱码。
时常会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往往不能按照一方既有的逻辑前进。这导致了多少黯然,以及多少失落。生活如此,台面上同样如此。举个小小的例子,北京治堵新规的发布会上,记者问如此规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治理拥堵是政府的责任。问与答皆不是一个宇宙,又如何能让又稠又粘的宇宙迸发大爆炸?还是老话,革命工作,不过是汤泡饭?
你看,我也开始用问号解决问题了。这不好。《复活》里托老洋洋洒洒一大本,问题只有一个,怎么让妓女从良。但最近看的书里,这就根本不是问题。能形成问题的,是彼此没有关联,上下不用贯通,绝对不是一气呵成的疑问。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作者: 韩寒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对于托老的问题,韩寒要淡定的多,“无论你解不解我的风情,无论我解不解你的衣扣,在此刻,我是如此地想念你”。
在文中以“旁观者”自居,不断用陈述句提出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滑稽的事情。但是我们总该知道,如果照片看起来很滑稽,那一定不是摄影师滑稽,而是什么别的。
韩寒以前的书我没有看过,《独唱团》反而是最先接触的印刷品。昨天忽然听到《独唱团》原地解散的消息,那么他会怎样与这个世界交谈?我又用问号了,我改。我改的方法是直接说,这个世界压根就不想跟你谈。如果心里有些别扭,韩寒已经安慰你了,这个世界是我们去到真正世界之前的化妆间而已。你怎么那么八卦,还关心化妆间里的是非!
整本书说是一个小说,不如说是一篇巨大的韩寒博客。词语与时俱进,时不常就冒出十分具有时代感的用语。在我看来,韩寒能够提出问题,就像在他的博客里一样,但是他还没有找到答案。给他更多的时间,让他在前人划破的空气里,就像我们自己,去找到答案吧。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有句老话,叫人比人得死。村上春树生于1949年,与他同时代的中国作家,要有人用“蓝调”来形容自己30岁的生活,可能会遭雷劈的。村上春树就能。
这本书不是虚拟的小说,而是村上春树数年来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直接就写在书名上了。但其实这是个伪问题。村上春树问的核心,更是一个关于自己最核心的问题。他之所以是他,是因为什么。
疲劳,疼痛,挫败感,成就感,以及等等独一无二,能被自己感知到的事物,是成为自己的基础,包括渺小感,都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但是这个事实很残酷,如此这般的人物,也会自感卑微,这让一介草民情何以堪啊!
对于自传性质的书,有个很八卦的作用,就是看看作者和作品人物之间的关系。在遭受了大人物也有小问题的打击之后,我对村上春树的个人生活,与其作品人物之间的联系很感兴趣。《1Q84》里青豆的阳光职业是按摩师,记得村上描写按摩师如何处理僵硬的肌肉,如何痛下杀手,这与他自己曾经遇到的按摩师很有相似感。至少在同一个作者,同一个译者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到不用相同的词汇。
再说联系,就是主人公和村上生活方式上那几乎照搬的情景了。扪心自问,为什么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很可能最早只是因为他描述出的那些气死人的生活方式。也许有人不喜欢这本书,我想那一定是因为打开第一页,你的问题提错了。
以上两本书,是用kindle3阅读的。选择这两本书作为电子阅读的开始,我的问题是,怎么忘记电子阅读。最终的结果很不错,我忘了。

《让人民自由》
副标题: 民主的历史
作者: [美] 约翰·邓恩
译者: 尹钛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这本书看的很吃力,原因就是我问题提错了。
书名先有一个误导作用,让少不经事(?)的我小小的激动了一把。非常有调戏效果的封面设计,让我怀着无比邪恶的心态,追寻“民主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但是在读了几页之后,我发现这个问题太有歧义。我关注的是当下“民主”这个词的含义,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而书里所讲的却是“民主“怎样成为这样一个“民主”。这好象是非常想了解刘玄德把亲儿子摔地上是基于怎样的社会心理,而看到的是整本《三国演义》。囊括问题吗?囊括了,回答问题了吗?没有。
忍着作者加译者合谋而成的,复杂无比的句群,我才慢慢开始调整问题的方向,最终首肯了作者假定的问题。但是通篇读下来,我能够理解的范围非常有限,能够留下来砸窑的观点更是有限。有两个。
一是包括民主在内,词语内涵的演变轨迹一点不惊险刺激。现成的例子是“同志”,要是细想起来,这也无非是时间开出的一个笑话。这本书被作者古往今来的穿越搞得更像是一本有关社会制度的随笔。它不适合我这种妄图速成地了解政治制度历史的人,它可能要留待给熟悉政治制度历史的人用来醍醐灌顶。
二是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美好或者丑恶。民主这一词汇从诞生起就不分左中右,但是如今却做到了没有任何人能够明确提出反对。这是一个博弈过程。不能被人反对只能说明,社会永远存在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因此而结成的党派纷争。期盼消除这些纷争现在看来是春梦一场。春梦了无痕,诞生都是没有预兆的。心还在,梦就在,梦总是不分青红皂白。
提出问题是进行交流的必然元素。即使在书中,作者看起来自顾自的说话,其实也潜藏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不能认同作者提出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回答就是指鹿为马,可以直接烧掉书名了。打开一本新书的欣喜和跃跃欲试,其实就像是一场智力竞赛开场前的肾上腺突然大量分泌。我厌烦看到电视上除了电影以外的任何画面,是因为我不承认它所提出的问题。当然,电影里也有很多伪问题,只要严格的划分电影和中国电影之间的区别,伪问题就被摒弃一大半了。
与人交谈也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阐述说明过程。我很头疼对牛弹琴,因为对于牛来说,所有的问题最后都会归根结底到草的问题。于是所有的交谈都以草的四声来解决,太不和谐了。在这个无雪的冬天,我终于意识到为牛而头疼同样是个头疼的事情。风吹草低是个令人心醉的天堂,如果草自己不低,就要找个土坡站上去。
那么当我们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我想还是一个老问题,就是我要怎么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来,让它不要答非所问,让它把谈话继续下去。

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无辜者》,脆弱的红男绿女


    女人受不了那娇艳欲滴的颜色,随即吃了。蛇说,你们不会死……如果你们吃了,你们就会睁开眼睛,就和神一样能够分辨善恶了。
    死亡对于麦克尤恩来说,是留给愚蠢的人准备的。在他关注的惩罚方式中,不死本身就是一个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也许是试图“像神一样……”这一举动本身意味着渎神,所以人类内心对善恶、进退的分辨,几乎是麦克尤恩行使一切惩罚的依据。所谓“恐怖伊恩”的说法证明,他的这种“不死”术,对于读者来说几乎有灭顶之功。

    《无辜者》被很多人誉为伊恩·麦克尤恩最出色的长篇小说,我感觉原因不免有二。
    在铺排方式上,《无辜者》具有典型的伊氏风格。《华尔街日报》说它“如此扣人心弦,简直让人一气读完,不忍释卷”,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编辑阅读能力真强。因为我中途停滞过两次,都是因为伊恩絮叨个没完。东德西德之间的恩怨纠缠在现在已经不是火辣的话题,而《无辜者》尽管用了颇具政治色彩的冷战包装,但是基本没有涉及政治思维。所以说,在没有政治取向的政治小说里,能够硕果仅存的无非还是伊恩不眠不休的前戏和铺垫。
    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戏,就不会有最后真正意义上的高潮。我在读的时候,不断用股市上的话告诫自己,横多长,竖多高。有了这份期待,最终我读完《无辜者》。
    除了结构上《无辜者》秉承了伊恩的风格外,它确实还有一些新意。就像我前面所说,死亡只是对愚蠢者的非意外伤害,而留给伊恩所关注的人,小说中的关键角色来说,如何处理死亡才是值得一说的话题。因此这个故事的伪高潮是分尸。麦克尤恩用了不少篇幅来详细描写分尸的过程。其中伴随着男主人公不断的反胃、作呕。但是我在读的时候却没有感到恶心,反而倍感凄凉。
    在《无辜者》前半部着力描写的阴沉柏林中,原本有一个温暖的被窝。男女主人公赤裸的身体,依靠一层层棉花来抵抗来自世界刺骨的寒冷。但是在这一刻,这个一人负责锯尸,一人负责用塑料布包尸的时刻,哪里还有温暖可言!共同进退本来是为两人加分的选项,但是这里丝毫看不到。


    作者: [英] 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 朱乃长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对于结局来说,分尸无疑是个减分的过程。但麦克尤恩的观点肯定是,分尸只是个催化过程,但不是决定因素。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亚当必须日夜劳作才能维持温饱,而夏娃则不得不承受分娩的剧痛。走出伊甸园,或者说走出据守的被窝,男男女女都是脆弱不堪的。试图用被窝抵抗寒冷,归根结底是痴人说梦。
    《无辜者》依然在阐述一个问题,男女之间究竟有什么是牢不可分的。《在切瑟尔海滩上》用小小的自卑即将男女分开,而在《无辜者》中则是用了骄傲。自卑与骄傲,其实又是一体两面,真正的密不可分。
    昨天又买了两本伊恩·麦克尤恩的书,我会陆续将简体中文版都购入。麦克尤恩的主题也许不会有什么改变。无论是情欲还是其他什么高尚的说教,将男女关系叙述的红红绿绿,但是不改其中一触即溃的脆弱关系。我关注的是,麦克尤恩究竟能发现多少种击败誓言的方法。

2010年12月22日星期三

与Kindle恋爱,和阅读车震

这是一个充满了艰难的决定的,决定。
我相信导致人们对一件事物产生厌烦情绪,往往并不是因为这件事物的内涵。拧螺丝让人厌烦,绝对是因为动作一样,并不是因为螺丝组装起来的火箭太神五神六的。哦,已经到七了。
读书有的时候会缺乏兴奋点。读这个动作,重复性太高。一页,一页,再一页。无论套上什么样的布书衣,翻动的时候手感都很接近。可是多数人还是选择继续,因为翻动中煽起的清风,每一本总有不同的味道。从司马迁,到司马光,再到如今,读书这件事本身,一直没有变化,缸一直在那。一直,有那么点不合时宜。
这是个美好的经历,但是,稍许老土了些。俊男美女再顶级,如果只是送花吃饭看电影,也会有麻木的一天。不能因此而否定爱情,但是我们可以承认这样的恋爱有点平常。
我在选择数字阅读方式时,经历了很多次决定。一般时间不超过三天,就会再决定一次。我喜欢读,但是我也有些厌烦读的外在过程。这个想法持续了好几年。
最先想到的办法是用手机来看书。不中!屏幕大小距离32开书本太远,小小的字让我看起来如同为了练习目力而盯着便池上空苍蝇的少林武僧。更为重要的是,读书是个享受过程,仅仅因为方便易携带就让我把它变成一个痛苦,我觉得不值得。
接下来的办法是用小巧些的电脑。因此有了我横着拿笔记本,保持竖翻页的样子。字很大,颜色很饱满,同时我也收割到咖啡馆里带着嗤笑的目光。其实无论怎么拿笔记本电脑,都不能在多数时间保持一个舒适的阅读姿势,而且很有被电脑排风扇烫到的危险。我还不想写史记,所以就不向司马迁看齐了。
最后,我想用PSP来解决问题。但是PSP这个选择导致了我后面的选择发生巨大变化。PSP是个很方便携带,很有扩展性的,的,的,的游戏机。阅读实在是副业中的副业。它用来玩游戏非常之方便,因此而让我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来玩游戏和看电影!一段时间我甚至认为我对阅读不再忠诚,我变心了。
但是人要走远,才能回头看清原处的风景。我发现我还是喜欢和阅读卿卿我我,保持暧昧的,挑逗的关系。
接下来,我艰难了,IPAD出现了。我对数字化阅读的期待是,屏幕能够基本还原32开书本,能够方便的在其中写写画画,留下一鳞半爪。如果,再能有一点联网功能就完美了。联网做什么?都这个时代了,天知道联网能带来什么。IPAD完全能满足这些需求。
只是,PSP的阴影出现了。IPAD完成这些需求绰绰有余的同时,还能干很多别的事情。我会因此而再度变心的!我自己也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好了,结局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我用上了Kindle3。
Kindle3给我的感觉,在阅读了四十分钟后,就已经与传统书本完全没有区别。很轻易地读了几十页后,我才意识到我已经改变了阅读工具。因此,我认为Kindle跟以前用过的那些工具相比,最大的好处就是它足够“像”书本,却又在最容易产生疲劳感的“翻页”上,做到了最不像。这好像是崔健说的,进进出出才明白是无边的空虚。这个翻页动作本身并不值得期待,Kindle改变这个动作,类似于把上床这件事搬到另一个不习惯的场所,而核心没变。
Kindle带来的第二个感觉就是,它不费眼睛。我本来不在意眼睛,只是我经常会感觉到讨厌电脑!讨厌键盘!讨厌面对它的姿势!更像书本的观感,使Kindle不会轻易引起我的非正常联想。
Kindle的又一个好处是,它能符合我对数字阅读的基本需求。没错,在Kindle3上不支持中文输入,如果迫切需要中文输入,那么要么安装“多看”系统,要么去用IPAD。“多看”获得中文输入的同时,也丧失了Kindle原生系统非常优异的排版、上网等效果。选来选去,我决定舍弃中文输入。现在做读书笔记,我改用汉语拼音,看起来好像英文,好高级唉……
用IPAD去?我现在怀疑如宣传所说,那么强大的IPAD系统,会有多么快地让我见异思迁。它有多强大,我离阅读就会有多远。
Kindle原生系统的很多功能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绝对算是优点。
1、划线功能。读起酸溜溜的小说,怎能不留下伟大作家们写下的酸溜溜句子?用Kindle3可以非常方便的划线,自动保存起来。单独调用阅读,正好。现在再编微博不怕没料了。
2、笔记功能。笔记刚才说了,英文输入非常流畅。同样,它也会单独保存供随时调用。
3、书签功能。我读书有个奇怪的习惯,就是喜欢记录阅读时间。我其实是在测量我不同时期的“忙碌”程度。Kindle3的书签、笔记、划线功能在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记录下时间。老方便了!
4、共享功能。我没有说上网功能而说共享,就像前文所说,联网能带给我们的东西总是超乎想象。Kindle3上面的三个功能,都能在一个Alt+回车键的帮助下,按需同步到Facebook和Twitter上!我喜欢的网络应用就是这样子。它不再是一个单独的浏览,它要和我形成互动。在分享我的摘抄和笔记时,我感觉做的不是一个特殊行为,而是阅读压根就是一个与世界同步的过程。我们不是通过阅读来认知世界的吗?而世界又是通过我们在关注什么,而了解我们。谁说不是呢?
5、上网功能。这个功能一定要在共享功能后面写。你是有心人吗?是的话应该提出疑问,世界上怎么会有Facebook和Twitter这两个网站?因为我从来在浏览器上都打不开嘛!没错,这就是Kindle3那让人发疯一样慢的浏览器上无与伦比的优势。它可以让世界上很多网站在一瞬间出现,而且不用你使用任何技巧。就像山,其实一直都在那,那些网站也都在,你懂的!
保证山永远在那里,亚马逊的办法是3G+WIFI。我选的是这个方案,所以,山在那,我在这,想爬就爬,谁也别拦着。
有了以上几个优点,我已经感觉到很刺激了。读,还是那个读,但是它的外在环境变了。这好比标题所说。人还是那个人,动作嘛,其实还差不多,但是老刺激了!车震也就这样了,举手投足都有那么点不一样。
就像车震,刺激归刺激,但是缺点总是有。人定胜天其实也就说的这事,有缺点就要克服。Kindle3对于我来说,缺点首先是中文环境的问题。
亚马逊还是不够重视简体中文市场,否则不会让简体中文没事就口口口的乱码。要知道,车内空间狭小,总口口口的非常不方便。恩,我知道这个口味太重了。
如果是TXT和OCR的PDF格式文件,只要用自己指定的邮箱,发送到亚马逊配给的邮箱中,几分钟之后就能通过网络传送到Kindle3中,排版效果非常好。至少我很满意,完全能达到正常的XX水平,而不是只顾刺激,忘了安全。将文件当作附件,邮件标题写“convert”,发送就行,不用在邮件正文里写“师傅,麻烦您打听一下……”亚马逊没有配备公务员,所以对他们不用那么客气。
简体中文的文件名显示是不能通过这个方式解决的。但是所谓的DIY一族翻译过来不就是“玩你自己”么?所以我们不能放弃玩的机会。有古人云,SY强身,YY强国。坚持Y,强就指日可待。
在主页面下,回车一下,输入
;debugOn
~changeLocale zh-CN
;debugOff
文件名的问题就此解决。
Kindle3的另一个问题是网络浏览功能很差,很多功能不支持。我期待浏览功能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Google Reader中订阅了大量的内容来不及看。Kindle3浏览功能弱,只能看静态页面的问题,面对GR时根本不是问题。只是在打开GR时,它默认的页面没有分类,也就是说,如果我订了《人民日报》的RSS,另外又订了《纽约时报》,看两篇后我就人格分裂了。好在有nowsci。
先用GR的帐号进入nowsci.com,注册上两者的关联,那么在Kindle3上打开nowsci,就能选择符合亚马逊产品的浏览方式,出现GR的各个分类。同时附送快捷键!现在我可以提前准备,深吸一口气,开始看《人民日报》。
我再说说“多看”。作为一个我也不知道运营方式的团队,“多看”的小组免费为大家贡献中文化的系统,这个贡献非常值得钦佩。但是我还需要等待,等待“多看”能够将真正意义的上网浏览加入进来,而不是只能去指定的三个页面。同时,我也希望“多看”能够像原生系统一样,有更方便的共享功能。
最后,我再为自己和别人各贡献一个疑问。首先对别人。各处介绍Kindle3的电池在不打开网络的情况下,可以用一个月,打开网络用两周。我在首次充电后,因为没完没了的通过网络传递文件,一夜之间就掉了40%,我很怀疑它真的能用那么久?
接着给自己。一直认为《二十四史》最有味道的版本是繁体竖排中华书局。但是Kindle3不支持对扫描版的PDF格式进行转换,而Kindle3的屏幕又是6寸,那么怎样才能看到最有味道的《二十四史》呢?尝试转换了简体横排《新唐书》,恩,看起来果然,没那么好。我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哦。
很久没扯这么长的闲篇。究竟因为我太喜欢车震,还是太喜欢Kindle3?我很拿不准涅!

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

读你就像读生命

《城门开》
作者: 北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城与市的区别,我以为在城墙是否健在。无论是我印象中的北京城,还是北岛所难忘的六十年代北京城,城墙早已是明日黄花。城墙不在,城门又倚谁而立?看《城门开》非常像阅读更加诚恳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相比王朔的回忆,北岛的少年时代多了一些可见的忧伤,少了满目的癫狂。这说明,回忆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你现在什么样子。你如何理解当下,就会如何理解当年。
    我喜欢《城门开》中间或冒出的反问,我知道那不是一个孩子在疑问世界,而是世界在用一种令人质疑的方式呈现在每个人的面前。读不懂,念不顺北岛的诗,但是很高兴可以看到稀释后的北岛文字。这个城门洞开,失去保卫自己力量的北京城,像无数个城池一样,被时代操弄在手心。还有些人像秦砖汉瓦,试图伫立边防,保卫自己的疆域。重新建起一模一样的城池已经成为不可能,这些老古董想做的无非是防止世界的底线被世界所突破。
    想起王小波所描绘的那座用粪便凝结的城。那座城千百年来不曾损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人气十足。

《爱你就像爱生命》
作者: 王小波 / 李银河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堂吉诃德挑战的风车没完没了,是因为需要风车来磨面,想要挑战生活的必须,堂先生筋疲力尽是必需的。王小波也是个骑士,忧愁的骑士。看《爱你就像爱生命》,知道王小波筋疲力尽也是个必需的事。对爱情,对日子,忧愁哪有个完啊!
    经过特殊的岁月,王小波承认自己是个大大的坏蛋,但是这个坏蛋用各种方式把岁月的伤害降到最低。在给李银河的信中,一个文学男青年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别的男青年忙着跟天斗跟地斗跟冬储大白菜斗的时候,王小波在跟自己逗。这样的坏蛋如果多些,大白菜就会省很多,大家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
    堂吉诃德不在了,面包还要吃,面粉还要磨。这时候的风车失去了对手,悠然自得,想来不会感到寂寞。但是我总认为,就像人类历史上发生战争的时间远比和平的日子长,寂寞总是暂时的,斗争才是永恒的。

《大教堂》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译者: 肖铁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卡佛是最近比较让我着迷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告诉我,内容的重量,与字数的多少确实没有正相关。如果仅仅依靠铺天盖地的字就想把人彻底控制,需要在其他方面下工夫。比如目不暇接,以及禁止左顾右盼。做不到这两点,还是踏踏实实放弃以量取胜的念头。当然,如果这两点很容易实现,尽可以降低质量就能实现目的。事实如此。
    《大教堂》读了两次才读完,毕竟不能总在悬崖边上溜达,河边走会湿鞋,悬崖边上走就得失身了。卡佛在《大教堂》里依然如我地展现人生谷底的景色,看罢让人不寒而栗。我很奇怪,卡佛的生平并不顺利,作品里展示出他也并非积极乐观的人,那么,他是依靠什么支撑?卡佛曾经说窘迫的生活让他不得不选择短篇小说这种形式,因为日子总是坐卧不安。莫不成是短短的文字就足够让他得到心理的救赎与安慰?
    卡佛生活刚刚转好,就告别尘世,我感到遗憾的是没有机会看到坐卧自如的卡佛写一个长长的故事了。这正好如他的文字,没有言尽的,是最让人着迷的。卡佛没有写的,没有写出来的,写出来我还没看到的,应该是最让我着迷的。这就像生命,没有过完的,会是最精彩的。而读卡佛,就像在读他的生命。

《读库1004》
作者: 张立宪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写《读库》已经成例假了,每次的封皮都一样,烦。
    这次我看到流氓在飞。
    《读库》里的故事都不太像故事,因为太像人生了。这期里讲的“双桥老流氓”很是跌宕,有点像故事了。
    最近碰巧读回忆类的书多,普通人的故事也就看得多。相比匠心独运的小说,回忆录能从侧面反映特定时期的风貌,这是好事。但是,回忆里太多的主观色彩又让我很挠头。因为“双桥老流氓”的事迹太有警匪片的潜质,所以我特别希望再有能人从老流氓的角度阐述一下那段往事。一个犯下380起强奸案的人,在通县黑沉沉的夜色中,等着对面的灯光熄灭,听着附近可能存在的警察脚步声,会是一种多么另类且刺激且荡气回肠的心态啊!
    《读库》总是一个人接一个人的独自叙述,互相之间没有交集。要想将回忆弥补成完整的故事,那就要凑齐无数人的人生。这属于功夫在诗外吧。
    十一月书读得不多,好像形只影单的数字笔画。十二月却有个好的开头,无辜者已经进入反刍,尘世挽歌已经在手。一月一读,好像又是一次新获的生命,短暂,但是我很开心。

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怎样成为雷蒙德·卡佛

这不是第一次,所以我有经验了。在思考雷蒙德·卡佛究竟是从世界上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土地爷时,我综合了以前的经验及教训。
在传统阅读中,我习惯在文中寻找跌宕起伏的字眼。比如煽情,比如逼仄,甚至恼羞成怒。平铺直叙的方式有很强的煽动性,无论文字还是画面,都极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获得共鸣。早在1935年,《意志的胜利》里莱尼·李芬斯塔尔就用堆砌的镜头,以及镜头后暗含的雄性意志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给日后全世界范围的宣传片竖立了标杆。
我们习惯这样的叙述方式了,所以才会很容易被直白所感动,但是也因此面对卡佛时力有不逮。其实细想来,直接的叙述并不是有想象力的表现,至少在那一刻观众没顾上想象力,只是省力,只是眼前景象的奴隶。那么怎么才能算让观众掌握想象力呢?或者说,雷蒙德·卡佛有何不一样之处呢?试分析如下。
试想一,超人换上新内衣,从电话亭走出来,画面一转,连续三个路人惊讶的表情,这事办完了。这个导演可能很欣赏卡佛,并且想尝尝鲜,过过瘾。让你看到的一定比你想到的少,这是成为卡佛的基础条件。
试想二,蝙蝠侠站在漆黑的洞穴中,拿着气筒,却找不到蝙蝠车的气门芯所在。他给管家打电话,说,那该死的玩意到底在哪?这个导演得到了卡佛的皮毛。用最直白的描述和对话,陈述最平实的场景,哪怕那个场景里即将有核弹爆炸。把主人公困在现实,这是卡佛最乐此不疲的事情。
试想三,金刚狼摩挲着指骨中探出的金属片,安静的听着唐僧说话。唐僧说,罗小根,你倒是说话啊?村妮是妖精还是人啊?金刚狼停下手里的活计,说,我不知道,我看不出来。
我认为这个导演得了卡佛的精髓,即寻找到主人公所不能到达之地。
金刚狼、蝙蝠侠、超人,都是牛X的不得了的人物,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无所不能。而他们成为幻想类电影的代表人物,只是说明这些电影乐于表现他们所能做的事情,对于他们不能做的避而不谈。让金刚狼发现自己不是火眼金睛,让蝙蝠侠发现自己不能永生不灭,让超人明白自己不能三妻四妾,都是很挫的事。如果在电影里让主人公发现自己面对成堆的不可抗力,主人公崩溃就指日可待了。而让主人公及看官崩溃,是卡佛找到的写作真相。
不明真相的群众很容易在惯性思维下看卡佛,然后要么一头雾水,要么人往高处走,大头朝下流。我想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习惯造成的,而并非卡佛的方式,或者说问题有什么错。
文学用来反映生活,生活的真相肯定不是顺水推舟,更多的时候是连逆水行舟都谈不上的晕头转向。在行舟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应该是问清楚方向,所以读卡佛先做的是提问题。看罢卡佛至少要找到卡佛的问题。无疑卡佛是个好作家,所以卡佛提的问题,往往又是你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卡佛没找到答案,你呢?我没找到,所以我想成为卡佛那样的问题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