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星期五

《阳光清洗》,200万美元干点啥不好


译  名 阳光清洗
片  名 Sunshine Cleaning
年  代 2008
导  演 克丽丝汀-洁芙斯 Christine Jeffs
主  演 艾咪-亚当斯 Amy Adams
艾米莉-布朗特 Emily Blunt
    如果我有200万美元,我会做点什么?特别还是远在2007年的时候。2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怎么被人民中的坏分子欺骗,也得值个一千三百万人民币。
    如果我有这200万美元,我当然会去选择一个健康产业中的健康产品。遥想当年,中国房地产业还在蓬勃发展,处于健康环境当中的温和上涨。我想,我会买幢北京三环里的房子。如今,这房子肯定已经温和上涨了不知几倍。
    可惜我没有,所以我得找工作,尽量去找挣钱多的工作。就像电影里的姐姐罗斯,作为单身母亲要养家糊口,要给孩子供学费,所以跑去给自杀、他杀以及一切非正常死亡的人收拾死亡后留下的血液和体液。这个来钱快,但是很没面子。
    如果我有这200万美元,我当然要换一辆最牛X的汽车,那种悬挂可调硬度的,可以完全避免车震的。遥想当年,中国制造业正在因为全球品牌的落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欢欣鼓舞。我想,我就买个最新的丰田陆地巡洋舰吧。真正的大品牌,值得信赖。
    可惜我没有,所以我找到了新的爱好——骑自行车。就像电影里罗斯的儿子,一心想要个最新最酷的望远镜。可惜爷爷也是个不靠谱的人,生日礼物用比自己岁数还大的望远镜给打发了,还拿蔡司镜片说事。现在连手机都敢说自己用蔡司镜头,谁还稀罕这个。
    如果我有200万美元,我一定能做些高尚的事情了,比如说捐很多款。遥想当年,中国先富起来的人开始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们说做企业是在做良心,他们说他们看到受难的人感到辗转难眠。我相信,人要有钱了,一定就高尚了。
    可惜我没有,所以我就吃完晚饭看赈灾义演,捐献我的眼泪。就像电影里的妹妹诺拉,找不到活着的目的,彷徨于母亲自杀的阴影中,只能靠爬铁轨,接近死亡来获得生命的战栗。
    如果我有200万美元,我会炒炒新股吧。遥想当年,全世界看好中国市场,中国成为投资重地,什么股票上市不是几倍的翻篇,跌破发行价只是扯淡的传说。反正咱财大气粗,中签率低也挡不住钱多。
    可惜我没有,所以我就看数据听专家分析,无视大小非解禁继续等待着分享改革的红利,在不远的未来。这就像电影里罗斯的父亲,一辈子没干成什么正经买卖,好几十岁的人还想违法卖海鲜。最后,更得把房子卖掉了事。
    如果我有200万美元,我也许会拍电影吧。剧本就造过去的谣,演员就找脸熟的腕,海报就拿“第一部”生套,宣传就找百度让地球人都知道。放心,过去的谣没人能批得了,演员吸引眼球绝对不会是因为演的好,只要真想干,宣传还不是想报就有料,不想报谁也别想知道。
    可惜我没有,所以我只能躲在家里,看美帝的人民遭了多少罪。《阳光清洗》让我的心里平衡了不少,这部电影里没人活的好,据说本片上映,美帝表示人民情绪很稳定,没有因此而增加多少犯罪率。
    可是,这部电影只投资了200万美元,票房收获1600多万美元。收回成本不说,还温暖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喜羊羊等等海峡八岸众多生活得不算好的群众。人民群众看完,也纷纷表示情绪很稳定。
    如果我当初有了200万美元,如今我就很危险了。我很可能就是那个被严厉打击的操纵楼市害群之马,就是那个恶意贬低中国沦为世界工厂,并且傻了吧唧开不安全丰田的二百五,就是那个诈捐、骗捐、作秀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就是那个动用非商业手段实现商业奇迹,证明中国电影人能够办大事、办好事的所谓国家队掌门。
    看到有人批评,认为这部电影点到了很多问题,却没能将其中任何一个深入挖掘下去。尽管外表酷似《阳光小美女》(因为是同一公司出品),但是其中的“打击”力量远没有该作更强大。我认为这属于目的不纯,相当于看沙滩排球只看女子的,看的不是球,是人。原本一部小制作电影,追求的就是不与传统大制作商业片同流合污,用貌似深刻树立高大全形象。它更像是想要用温情的语调讲述普通人生活,用黑色幽默勾勒不尽如人意的生活,是发生在五湖四海平凡人的生活。它不够尖锐,普通人一生又能尖锐几回,它有些散乱,普通人哪个又不是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并没有好到没有缺点,只是它贴近人心的寥寥几笔,在这个最好或者最坏的时代,就已弥足珍贵。
    其实,我真的希望大家每人都有200万美元,然后我们不去做那些劈叉的事,互相温暖彼此就好,哪怕不上电视。



另:没有用海报作图,而是用了艾米・亚当斯的图,是因为通过本片她已成为我的新呕。据说她听闻此事,表示情绪很稳定。

新镜头


新镜头,手动头,福伦达头,用起来,果然不太一样。特别是光圈收小后,色彩马上偏冷,有趣。

2010年4月29日星期四

伟大


标签: 40D 17-40

《血酬定律》,谁愿变成童话里你说的那个公主

作者: 吴思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童话其实很多,《西游记》往往被说成是神话故事,但实质上,我觉得它也应划入童话一列。要是看到猴子会说话,而且能把阿弥陀佛说成一口地道的唐代长安腔,那《西游记》应该算神话,表明满天神佛法力无边。可是,《西游记》的神奇之处不仅在此,还在于,他们还真有志者事就成了。
    古有“有志者事竟成”,今有“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之类的,应该是持之以恒吧。这也算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了。在楼道电梯间,看到墙壁上贴着召集小区内的老人们参观一个菜刀厂,理由是要欣赏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精湛的手工艺水平。我觉得这就是童话了。
    维基百科上解释童话,通常是写给儿童的,像小孩在说话一样通俗,并且往往有圆满的结局。所以我理解,如果把一件事说的很通俗,很容易实现圆满的结局,那这种说法就跟童话差不多。比如这优良的文化传统。
    吴思在《血酬定律》中说,今人站在颐和园里感叹民族手工艺水平精湛的时候,不去想想颐和园是建立在慈禧的误国基础上的。而如果没有这样的误国大师,我们是否还有机会赞叹水平精湛?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吴思的作品。读书是个不断质疑作者的过程,对待这样的疑问,我就信马由缰起来。不是有个话说,国富就民强了吗?修建颐和园的钱据说是挪用了海军经费,让国人痛心不已。颐和园建造水平如此之高,至少说明当时有钱,只是没用到正地方而已。
    但是说这是童话,是因为如果慈禧能够随意挪用军费,那说明国家税收的支配根本不受控制,至少不像千百年来各种童话里所写的,那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么谁说国富一定民强了?当时建造圆明园的工匠,一样把智慧、勤劳这些优良传统都用上,怎么没换来一个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富民强的国度生活?把这笔钱放在同样不像童话中所讲的那样,只受“潜规则”的北洋水师中,就能够保证不被臭鱼烂虾们挥霍?就一定能制造出打败小日本的军舰吗?不是又一艘豆腐渣船吗?
    另外,童话必须要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那我们给它安排一个圆满的结局试试。如果甲午战争打赢了又如何?让慈禧及其孝子贤孙再统治五百年?可以肯定,慈禧也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那样算不算一个圆满的结局呢?
    本书其实与吴思上一本《潜规则》讲述的是同一线索下的思考。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童话在历史上演。今日站在皇家园林里,导游说的都是这里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精湛的手工艺水平。可怜慈禧已经戳破了这层童话的窗户纸,今人依然又奋力的把它糊上。这些建立在另一套规则之上的“艺术结晶”,为何要贴上迷惑后人的标签?如果这是所谓的优良传统,那就必然有的民族不是这样,敢问,你敢说哪个民族不善良,哪个民族不勇敢?所以我说,这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人类都勤劳、善良、勇敢,并且人类都讨厌被骗子忽悠。
     我指的童话,就是告诉我们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勇敢、明辨是非、绝不与妖魔鬼怪同流合污的伟大优良传统和意志品质,我们就一定能取得西经。西经究竟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同样来自西方的一种经济理论,享受到的待遇远远超过其他理论,划分三六九等是不是也是传统之一?
     据说上了福布斯排行榜的中国首富,往往很快就没有好果子吃。我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究竟是什么,但是我看到了一个例外。《血酬定律》中引用《华尔街日报》评选的千年来50名最富的人,明代大宦官刘瑾,和比尔・盖茨等人名列其中。刘瑾可是享受了好久首富的生涯才落马。只要想想刘瑾获取金钱的方式,和我们理想中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我们就知道贴在墙上的传统美德有多么重的童话色彩。刘瑾发家的过程,所有的所谓传统美德均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比如勤劳、善良、尊老爱幼。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刘瑾的富有并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适合童话生长的土壤,只是建造了一个更适合贴童话海报的墙。
    吴思指摘金庸小说火爆的原因,是人们都意识到真正实现愿望的方法,绝不是勤劳简朴、自立更生,而是暴力决定一切。通过偶尔在深山老林里捡到的真经,就可以一统天下。我觉得这话说的很锥心。其实全世界哪个国家的人都如此,倒真不是某个民族的特有气质,这只是无力的表现。
    实现圆满结局的过程,一定不美好,否则世界就变成一个巨大的童话。如果不是儿童,却偏要相信某些刻意掩盖的本源,自身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笑话。暴力决定一切,这个词一点也不美好,但是这才是更接近本质的过程。世界不会因为童话而变得真的美好,也不会因为真实而变得更糟。童话里美丽柔弱的公主,放在这样的暴力环境中,需要穿多厚的盔甲才能保持她动人的贞洁啊!而穿着厚重铠甲,重重包裹的公主,你还会觉得她美丽吗?
    谁要这个像个铁皮垃圾筒一样的女人!
   

慢春


Canon 40D  Voigtlander 20/3.5

2010年4月27日星期二

晒四月的句子

    距离今天凌晨还有7分钟的时候,我读完《血酬定律》,拿起《我们在此相遇》。翻看写在书上的日期,《血酬定律》足足读了9天。回忆上一本,《时间的玫瑰》,更是读了12天才结束。
    四月的眼前,充满力度强烈的字眼。如果单谈句子的感觉,《时间的玫瑰》有些像是后海桥上被摸得油亮的石柱。很“趁手”,但依然硬度十足。“托马斯的诗歌风格冷峻节制,与此相对应的是修辞严谨挑剔,不含杂质。而李笠用词过于随便,节奏拖沓,消解了托马斯那纯钢般的力量”。这算是书里比较标准的句子形态,原本暧昧、模糊的诗歌字眼,在北岛的分析下,变得清晰而具有不可替代性。
    接下来的《血酬定律》就有些汪洋恣肆了。但是即使如此,作者吴思依然试图讲道理、摆事实,像“最高统治者无力约束这种庞大的私下追求,弱小分散的小农阶级又无力抵抗各级权势集团整体或个体的巧取豪夺,于是就有了潜规则体系对儒家宣扬的均衡体系的替代,就有了王朝更替和治乱循环”。我理解吴思是在用貌似客观的用词,特别是一大堆他创造出来的名词,对生活中熟知的事物进行提炼。说白了,就是他有很多话要说,强迫自己用冷静的方式表达,否则就不能进入述说的语境。
    这两本书的句子,对我来说都很坚强,并黑白分明地对世界进行切割。看罢确实有很多收获,但是最大的收获是破坏了四月对句子美感的欣赏。句子中的意象如何不重要,两人都在非常节制地讲述一件自己非常关心的事情,这样的疏离感和控制感,让我觉得句子本身毫无趣味。
    还好,《我们在此相遇》赶上了四月的尾巴。看看日历,本月手里不应该再出现新的书,因此本月最华丽句子的称号,它当之无愧。
    “在水之母阶梯上方的一座屋顶上,有个女人正一边唱着歌,一边把床单夹在晒衣绳上。她的声音忧郁悲伤,她的床单雪白闪亮。”
    约翰・伯格的句子读出来不但没有自我控制的意味,相反更是一溜小跑。这样的句子一下就让我想起《一九八四》中奥威尔描述的那个洗衣娘。这当然跟文体有关,这是四月以来我认真读的第一本小说。这个时候,小说对我的价值又显现出来了,它能让我们做一个非常现实的梦,感受一段梦一样的现实。约翰・伯格说,“塔里面有座升降梯,但那座升降梯真正说来哪儿都不到。它把人载上去,让他们在平台上�望四周,然后再把他们载下来。”小说又何尝不是一座升降梯,其实哪里都没有去,可我们确实因此而在云端。
    看了没几页,发现约翰・伯格的书有一个缺点,就是很有让人抄书的冲动。也许他的书最适合变成电子版,因为制作者乐此不疲。自己看书很不知调节,摸到什么看什么,这个四月提醒我,各种文体还应交替阅读。否则,就很有把春天看得没有颜色的危险。马上就要到我们劳动者的节日了,劳动者应该对自己好一点,适当关心关心自己的快感,别把时间都用来治国平天下。
    

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

现在,就在现在


房子


最好有这样一栋房子,天生可以割裂阳光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会在儿童时代,就拒绝聆听谎言,而是真心学习如何使用谎言。
不断的长大,不断被世界教育,以前很多信以为真的东西,都是错的,虚幻的,以及言不由衷的。十分后悔,竟然真的相信了很多阳光下的罪孽。
并不是说世界有什么变化,或者说世界有什么堕落的过程,而是世界运转的方式竟然与学习到的迥然不同。世界还是运转成今天的外表,但是内在的机理与流动,却远非是学习到的原理。
如今觉得沮丧的并非是邪恶,就是这份不一样的原理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碰壁。
怎样前行?

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

好兵帅克

谁没打过仗?很多人没有,不过我有。
把修图、读书搞得像打仗一样惨烈,可能是只有我这样喜爱丧心病狂的人才有的经历。
不止一次,很多次,都为了做喜欢做的事情,把事情做得很不喜欢。然后周而复始地状态低落、回升,再低落。
我觉得我是个心脏坚强的人,因为我喜欢这么折腾自己,真的:(

2010年4月23日星期五

是什么不让我们阅读

越来越慢,手里的书竟然读得越来越慢。
是什么不让我保持速度?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天气变好,心情开始变得开朗了。心情开朗就会更注重外界的刺激,由此而顾不上看看自己心里想些什么。
第二,工作越来越刺激。起起伏伏的故事,让我觉得甚至比书中的事还要跌宕起伏。即使不那么光明,但是切实的参与感,就会吸引我更关注些。
第三,作息时间的调整,让我有点不适应。虽然我这次调整,其实是为了更规律,但是初期总有点措手不及,不能更好地安排每个小时的内容。
……
大概这么多吧!不干正事总是有很多理由的。而且,其实一直不满足于仅仅是阅读,写作的事更是一拖再拖。时间,不等人,我也总是不愿意等时间。

2010年4月21日星期三

对抗

正义、道德的边界在逐渐变老。即使有周而复始的痕迹,也依然让人只能看在当下,看到被时代所修饰的正义、道德。正义、道德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总拿出来衡量重量的“良心”又依靠什么来压住份量?
能够绕过这些矫情的修饰与伪装,绕过那些不明方向的目的,只有一个办法——文字。
也许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图像,来试图抗争文字的统治地位,但是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图像想拿到人类文明的王座,也许还需数千年。这个时间,是用来保存自身的历史的。如果没有在历史中承担记述历史的重任,那么图像就始终无法超越文字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也许文字并不是最好的表现与记录方式,但是因为它的时间够久,因为它是记录那些曾经的正义与道德边界的唯一力量,所以文字无法在短期内退出历史舞台。同理,图像需要从当下做起,一点一点承担这个功能,在遥远的未来,才能担此重担。
无论什么新的科学技术试图来改变人们的休闲方式,都只是面向未来的一次尝试,但他们无法改变过去。
IPAD也好,什么流媒体也好,都不能够一下见到光明。它们只是个杯子。距离图像革命的时间,不远,千年以后。同时,还得祈祷在这千年中,我们做到了足够让后人记住的事情。如果我们只是庸碌地活着,图像将永无翻身之日。文字还将永远的“文艺复兴”,因为只有过去才值得重温。

我要慢读

其实写让自己满意的东西很难。主要的困惑在于,挂一漏万,以及顾左右而言他。
特别是像读书笔记这样的东西,一个能够引起共鸣的书,往往是作者遍采众长而得来。而自己写下笔记,又不能跟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评点下来,一是篇幅太长,实在没有精力;二是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写笔记,基本就是没有重点,自己都看着烦了。总之,即使是写读书笔记,也不自觉的当成一个文章写。
尽管有这么多的不如意,但是我想其中的解决办法,也只有抓住重头,慢读,细读,精读可以解决。
其实没有接受过真正意义上精读的训练,怕是又会给搞成一个超长的读书笔记。但是如果不能认真抓起大砖头,怕是要一辈子在后面拾人牙慧。毕竟,我读书的目的不是看笑话,而是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角度和高度。
还有一个一直不能下决心的原因,就是慢读实在是个没什么“数字化”成就感的事。想着读了半年,还是那一本书,就有些迟疑。
不过,既然没有功利的目的,还是在手中的书看罢,就端起架势,细读一把了。
我,先祝自己好运吧!祝我慢读愉快。

2010年4月19日星期一

《潜规则》,鱼肉的鱼,想念鱼肉的肉



作者: 吴思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鱼肉你的原因,并不是他做为一条鱼,怎么招他惹他了,而是因为肉太有营养,不鱼肉你,他就不能发育成长。这不是一个潜在水下的规则,而是被称为“丛林法则”的普世法则。这样的法则就像是,即使是超级女声飚歌,能走到最后还得是纯爷们,腕子粗的人说了算。
海平面以下,所有的鱼都在仰望天空。天上有云,有鸟,偶尔还会有彩虹,可惜,那些都不是鱼的世界。如果说畅快地呼吸空气,摆脱湿淋淋的环境是第一等公平,那么对于海平面以下的生物来说,能追求的就只有第二等公平。前一种除非积德行善并且死去,否则没有得到的机会。
作者吴思对第二种公平,描述很朴实,朴实到习以为常。他讲在安装电话非常困难的时代,不仅要交安装费,还要多塞些好处给安装师傅。只有到了这层关系,公平才可能出现,拿了好处的安装师傅会不会按时来呢?如果不,OK,我觉得我受伤害了。基本上,我们很难找到我们是从哪个一个分界线上,开始受到伤害。至少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清楚,高昂的安装费就TMD已经“被公平”了。
这就能回到我写这篇笔记的开头,鱼和鱼肉的关系并非是大鱼能不能给长着肉的小鱼带来好处,引领小鱼进入一个新时代,而是大鱼吃小鱼的时候,可不可以讲点道理,不要光耍流氓?《潜规则》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大鱼小鱼关系不是建立在一个互称爹娘的五千年文明用语的基础上,父母官和衣食父母之间,不大可能是情我愿的互相赡养、尊老爱幼的状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小鱼也很少有一夜就长成大鱼 ,中间存在着若干的中鱼。在一个相对的环境中,谁看谁都是一堆肉而已。没人会对一堆肉毕恭毕敬,更何况在鱼之间。所以,《潜规则》说出了一个规则,就是谁对谁好的衡量标准,就是我咬不咬你这堆肉。如果中鱼们有能力奉上更多更鲜嫩的小鱼,大鱼可以接受这个馈赠,保持对中鱼的放纵。不过,虽然小鱼贡献了肉身,这笔好处费也是要算在中鱼头上的。小雨的肉身祭司属于活该,理应如此。
恶政是一面筛子。作者认为筛子把心眼好的,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饲养小鱼,保持足够小鱼数量的中鱼都给筛没了。我倒是认为这又是一个二等公平的想法。这笔账应该算在孔老二的身上。这个从一开始就用放弃一等公平的机会,来换取二等公平的老loser,直接导致了这种异端邪说变成了心灵鸡汤。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面一大串都有出现在世界上的理由。好好念书,将来可以考状元当臣子,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将来就能当爹,儿子总是“被选择”的,没什么说话的余地。但是惟独第一个君来的没理由。这家伙除了“被选择”当了皇帝的儿子,他什么也没干,孔老二还非常称心如意地把他当成理所当然的大鱼。时至今日,依然有人把这个东西拍成电影然后声称是非常和非常谐的,我就觉得非常非常邪了。难道走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是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依然要靠默认来换得二等公平吗?这要算和了谐了,那鼓励大排量汽车也是科了学了,因为它让汽车制造行业发了展了,规模还可了观了。
不是没有先例。海那边的纸老虎们,原来也有一个声称自己说话相当于老天放屁,能够保持同步传译的人。后来滋生了好多不如意,最终被一众长毛给撂倒,从此祷告都变成自己跟自己聊天了。有困难,他们不麻烦民警,就直接给上帝发短信了。说这个是迷信没什么错,就是谁能找一个比这个还靠谱的,还不怕过滤的短信接收方那就是谁的本事。缺乏一个“共赢”机制的古老文化,一次又一次换汤不换药,总是在勒死老皇帝的时候,迎接又一个天煞星下凡。崇祯皇帝十几年如一日的跟李万姬姑娘耳鬓厮磨,最终没躲了,头发挡着脸在景山上吊死,然后呢?然后我们迎来了一个前面没头发的皇帝。费劲帮大鱼换筛子,我们这些小鱼都跟着瞎起什么哄呢!
换了面筛子,小鱼还是小鱼。能把小鱼喂肥那就是大海的造化。但是往往天不从鱼愿。高薪养鱼的办法或早或迟总要出现。我纳闷的是在一个明文规定早就变成空口白话的时代,这么不爱抹防晒霜的主意真有人当回事一样讨论。要不要高薪养这两条黑泥鳅不说,也得先问问泥鳅吃什么?我以为泥鳅是吃臭鱼烂虾,但是非要给他三文鱼,他吃不惯还非要跟国际接轨,弄得三文鱼和泥鳅都不痛快,这是何必呢。吃多少三文鱼,泥鳅也终归要吃臭鱼烂虾的,因为明文规则相对潜规则来说,只是一种道德劝喻。这好像是范伟说的,注意素质,除了让人乐,跟素质没关系的,跟扯淡一样。
再比如论资排辈,看了《潜规则》,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这招并非绝对可恶。论资排辈其实是有好处的,在恶政筛子面前,至少能保证符合颗粒大小的谷子存在,哪怕是没有光泽的谷子,至少不把根本就不是谷子地鸟屎留在里面。
看看,现在我的要求已经又降了一步,眼看就要到追求三等公平的地步。
要考察一个朝代是否行将没落,并非要去考察它的法律相对于现代是否严苛。好像是说乱世用重典,但是这个重典绝对不会是这个时代的重点。我认为应该去看,潜规则距离法律的距离有多远。
正义的边界变老,就是道德的边界变老,是非的边界变老。考察一个朝代进步与否,其实并非边界在何处,而是边界与明文法律的贴合程度。如果法律只是一纸空文,就是边界远远越过法律,这时已经不是边界变化,而是没有边界了。
如果大海没有边界,小鱼就只能期盼着早日被海面之上水鸟叼走,借以离开水面。当一条一条小鱼舍身取义,化成海燕的粮食,那大鱼怎么办呢?其实大鱼不着急,因为他们还有中鱼可吃。就让大鱼中鱼他们在脚下那片糟混汤里折腾吧,就让他们在脚下想念我的肉吧,哪怕我已经风干成特色鱼片。




 

阅读的作用

当每个人的身边只有空气陪伴,阅读就是寻找的伙伴的唯一方法。不是我真的喜欢堵住耳朵,睁开眼睛。只是除此就孤独无助。

像卷过街道的书页

无法预知未来,就像无法将回忆全部压实、影印。
记不清原诗的具体的排序,但是一个在灰色街道上,悄无声息翻转的书页意象,却在这个清晨,同样灰色的街道前出现在眼前。
不知道原来诗是要朗读出来,才能震撼包括朗读者自身的情绪。但是,在这样一个灰色的地方,大声念出灰色的诗篇,除了让朗读者更加灰暗外,我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其他作用。
不知道风会吹向何处,更不知道页与页之间,谁和谁是密不可分的。也许,从来就没有连接过,只是碰巧,页码连续而已。每一个单页,都在历险,都在飘向死亡。跟着风,弯曲自己,或伸展。
果然没有永远紧闭的书本。即使那单飞的书页重新找到书脊,谁又能让其完好如初?根本没有初始。每一个开始都不是真正的开始。从木浆,到印刷,到我手中,都只是中间站,赋予其意义都是后来者的妄念。
可是真的不想在风中,漫无目的的飘走,漫无目的的聚散离合,漫无目的的朗诵者灰色的街道。街道,是风的去向,颜色,是朗诵的原因。可能只有灰暗心情下朗诵,才是命中注定的。
我有些悲观了,可是谁又能说悲观不是唯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照片?就像这即将飘走的一页纸片,祝它飘的更远,无所谓还找不找的到书脊。

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怀念着魔

我怀念那些为某些东西着魔的日子。镜头、相机、自行车、汽车、电视、电脑、手机……几乎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着魔的对象。那些蹲在商场里扬着高傲头颅的商品啊,也许在别人眼中无关痛痒,也许在需求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当它成为日思夜想的对象,每个曲线都有着极端迫人的诱惑力。
但是,现在理性了,物质的诱惑在生存的压力下逐渐弯曲,深夜,偶尔醒来也能听到它吱吱断裂的声音。我知道,它们在离我而去,着魔的肾上腺分泌正在逐渐干涸。
其实我怀念那些被光鲜物欲驱动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未来有无限可能,今天的苦恼都是物有所值的付出。没有着魔,日子,真的变得很难熬!

2010年4月16日星期五

时间的煤球

这次的书进度很慢,已经足足看了两个礼拜。书名《时间的玫瑰》,对我来说绝对不是玫瑰,是个煤球,无底洞一样。

2010年4月13日星期二

《朗读者》补,平等才是爱情,情欲则不然

    写完《朗读者》的笔记,忽然想到,看过小说后,我甚至认为如果没有主人公成年后的反思,他与汉娜之间的关系甚至不能称之为“爱情”。
    在我看来,只有平等条件下的关系,才有所谓爱情的定位,否则也许是情欲,也许是其他什么内容。
    具体的例子可参考《天龙八部》。游坦之与阿紫之间严重一头高来一头低,高低的划分其实根本不是两人地位有多么悬殊,反而是心态造成的。《朗读者》的主人公与汉娜早期的行为过程,本不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双向的索取。主人公向汉娜索取情爱,汉娜通过展现自身的弱点,来获得成为强者的自信。这样的行为与汉娜在集中营中,通过强迫囚犯为其朗读本无区别。在这些弱者面前,汉娜的弱点甚至不能成为弱点,反而成为获取自信的手段。
    因此,在主人公正视了个人的历史,乃至德国的历史后,才处于一个与汉娜平等的地位。此时的两人,才具有了爱情的权利。此时的回忆,才会有情欲之外的依恋。

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

《朗读者》,不是站在肩膀上,就是躲在半身下

作者: [德国] 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 钱定平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如果心里有一尊佛,看到什么都是佛祖显灵。不是要讨论有没有佛祖,而是要说,在一件事中,你究竟要选择看到什么,忽略什么。比如在打开一个网页时,如果你选择看正文,那么就会收获些与既定目标相符,至少是部分相符的信息。如果看边栏,嗯,很可能看到一些贴着“低俗”画片的广告。你能因此而说网络是“低俗”的,你也能对“低俗”毫无印象,看你心里装的究竟是“低俗”,还是别的什么。
    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给凯特・温斯莱特,我觉得是个比当年的安吉丽娜・朱莉更到位的选择。我对着当时的《朗读者》电影慨叹过,原来好演员可以既把自己改变成角色的样子,又能赋予角色自己的灵魂。当时的竞争者是安吉丽娜・朱莉,出彩的原因我认为同样是因为她演出了自己身上没有的一面。但是和凯特比起来,朱莉的角色身上缺少朱莉的灵魂,而“汉娜”一角则有凯特赋予的魅力。奥斯卡的选择不算错。
    看完《朗读者》的中译本,我发觉电影本身就已经做出了一个选择。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很难不在其中大部分段落,想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教室别恋》等片子中少年被成熟情欲灼伤的感觉,很痛苦,也很美妙。好象是地中海海滩上赤裸上身呆坐的人,风景宜人,也炽热难耐。
    但是在小说中,这个部分的比重其实并不大,或者说我也在阅读的时候自动屏蔽了这部分内容。我感到,这个故事更像是一个熟稔于畅销与思考之间的产物。一个情欲故事只是欢快奔流的小溪,转瞬即逝,河底黝黑的石块才能说明这条河的真正历史与荣耀。这个石块有些沉重,更是滑不留手,很难拾起。但是它的存在,又确确实实激起了溪水的浪花。
    一个不识字的纳粹帮凶“汉娜”,在战后的法庭上,拒绝透露出自己不识字的现实,从而放弃了对自己的辩解。这样的选择让我端着书的时候眼前很模糊。人总是无时无刻在做性价比的考量,如果一个人,认为不识字、文盲这件事的羞耻程度,甚至大过承认自己是个杀人者,那么文字所代表的“文明”,是否早已不像字面意义那样的“文明”,成为脱离人本性的一只怪兽?我们时常困扰于这样的怪兽在我们的世界里横冲直撞,却毫无办法。
    例如我刚刚看了一篇高中女孩写的文章,丰富的词汇量大大超出我的语气,对于句式的灵活掌握也让我恨不得打个电话请教自学成才的方法,不过很遗憾,她写的都是假话。这样的“文明”,又有什么诞生的意义呢?我并不是去责备孩子,因为我,也天天这样做。
    说“文明”是怪兽,必然要有其不可理喻的部分。一方面拥有文明武器的人,千军之中取文盲首级如探囊取物,生杀大权悉听尊便;另一方面,天天坚持“我不懂”但我就是要折腾的人,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气概镇守着莫名其妙的边界。更为奇妙的是,这两种身份还经常在一个人身上交替出现!用时髦的话说,就是你跟他将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道理。总之,你没戏可唱。
    文明究竟是不是怪兽,也要看它的对手。它的对头要是奥利奥,它就是杯鲜牛奶,它的对手要是奥特曼,很遗憾它就是小怪兽。盖棺定论的人是胜利者,也是书写文明史的人。“汉娜”没有成为胜利者一方的人,所以才站在被告席上,甚至被其他被告诋毁、栽赃。这时“汉娜”其实已不是在选择究竟当个“文盲”还是当个“法盲”,她已经注定成为“文明”的罪人。一个始终不能通过文字进入“文明”的人,最终也被排斥在世界之外。
    不是“汉娜”不去辩解,而是在审判之前就已被定罪。“汉娜”在审判席上空无一物的眼神,已经洞穿了所谓“文明”的虚假面具,不屑再乞求委身于它。那些在纳粹时代的平民,以及所有没有反抗,甚至曾经助纣为虐的人,此时也已经认识到纳粹的罪恶是“不言自明”的,急于与历史划清界限。“汉娜”疑惑的是,为什么会是不言自明的?为什么此事此时才在文明中成为不言自明的?
    道德的选择,远非一句“不言自明”能够解决的,而法律的判断,又是在假设道德不言自明。因此,法律在一个全民道德沦陷的时代,只能是维稳工具,不会象征正义。
    “汉娜”这个人物,我感觉是被作者巧妙设置的一个容器。情欲是浮在最上层的油脂,历史是沉在下面的暗流。如何看待历史,就会如何看待“汉娜”。当主人公依然困惑于文明、法律间的纠葛时,历史就像“汉娜”一样,始终采用女上男下式,掌控着游戏的节奏,控制的高潮的到来,甚至直接指导主人公的每一个动作。当主人公反思其中的荒谬之处时,“汉娜”虽然衰老了,虽然有了老年人特有的体臭,却也唤起主人公的性感回忆。我相信,即使“汉娜”此时返老还童,两人的姿势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这就是历史。如果能够正视历史,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成为站在历史肩膀的“成年人”。否则,永远走不出历史的阴影,依然要重复历史的错误。就像那些忽然“不言自明”的人们,他们当下一个压力到来时,还会先知先觉地选择胜利者的一方。他们,还是被历史压在身下,肆意玩弄的一群。


BTW:
    书很好,译得也通俗流畅,只是有几个特殊的地方看了让人挠头。比如让一个德国男人说“不思量、自难忘”,除了让人感叹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以外,还会觉得这实在是滥用中文。而且,译者似乎非常喜欢苏老师,因为还用了“十年生死两茫茫”……

2010年4月6日星期二

我觉得很幸福

    走出昨晚的春雨,今日阳光照进心里。
    隔窗望向不远处的屋顶,我觉得我很幸福。
    如果不那么打扰大家,我很想告诉所有的人,我很幸福。
    如果不那么打扰大家,我很想告诉所有的人,我的生活不需要你们。
    我知道我很偏执,我知道我很狂妄,
    可是,我觉得我很幸福。

    幸福的生活,就是在捉襟见肘的银行存款前,还能期待明天会有努力的回报。
    幸福的生活,就是在无人喝彩的万千人海中,还能想起苏格拉底临刑的坚持。
    幸福的生活,就是在用铅笔写在书眉上的字,还能嬉笑着吃完便宜的方便面。
  
    我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知道永远没有太晚,
    只有,有,和没有。
    我幸福的原因,是我知道我有,并且,坚守。

2010年4月5日星期一

《多余的话》,自古书生竞多余

作者: 瞿秋白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瞿秋白自己说,他心理压力很大。
    经常看到网上有关毕业工作之后,咂摸着慢慢被消磨下意志,磨平了棱角的感觉。包括我自己,也总是会低眉顺眼的回望青葱岁月,那感觉就像是少年时代从来没有缺过雨露滋润,从来都是分外油光水滑的。就算捡起本少年的相册,能看到的也往往是意气风发,忽略了阳光下,树荫下,裤腿下,掩盖着一双臭袜子。
    现在袜子干净了,却觉得日子不干净了,可是如果日子干净了,当年的袜子就会变得干净吗?或者说,喜欢讲卫生这件事,压根就是个笑话。不过是人在给热爱劳动这个天性找个说辞,不在个人卫生上较劲,就得去跟别人的卫生较劲。
   书生也好,知识分子也好,在思想上总是有那么点洁癖的,有点好高骛远的,私底下要求自己要比社会平均值高一点的。可惜,总是要求的不那么对地方。比如做了经济高层,不忍心自己一辈子跟铜臭捆绑销售,就要弄点风花雪月主持人,再不识五线谱照样写出交响乐。这样的例子,当下是很鲜活的。
    我是说,这样倒腾其实很可以有,就是不要指望真能拯救自己的错误。错误就在那,不妨也就让它在那封成个木乃伊。瞿秋白自述自己曾经像所有的年轻学子一样,向往过自由,向往过小桥流水人家,更向往过波希米亚。甚至,他不像众多当代小玩闹一样,每年跑两趟丽江,感受了自然的呼唤,就是漏听了当地大旱。瞿秋白可是在世界旅游大潮到来之前,就跑到了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塔尖——俄乡啊!殊不知,这种“高等游民、颓废的、脆弱的、浪漫的,甚至狂妄的人物”,难免会在另一种状态中成为“废物”。当青年的理想,在与现实的道路发生碰撞的时候,选择继续怀揣理想的人少之又少。否则就没人看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兔子了,每人怀里都有一个。
    只能前进,尽管你是书生。所以瞿秋白自述,他将波希米亚的小自由,与人类终极社会形态之间的大自由划上了等号。他因此而承担了一路颠沛流离,经历是是非非,有苦说不出,并且积劳成疾的痛苦。在狱中最后的岁月,他明白自己不过是自己拿自己的智商开玩笑。因为这压根是两回事。
    我琢磨的是,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活在理想中,必然发生真正的碰撞,这时你会选择否定哪一个?历史如果有“如果”,瞿秋白如果最后的日子不是在狱中,而是在某个拆迁改造后的封建帝国后花园中颐养天年,他还会否定自己的现实吗?他会不会只是对曾经的理想一笑泯恩仇?
    当然,这样的问题很不真实,因为这里不仅有“如果”,还有“假设”。就是假设瞿秋白在后一种情况中,还会去否定其中一个,而不是把他们顺理成章连成一线,认为自己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革命者。
    从《多余的话》里看,这种“假设”并非不可能。瞿秋白毕竟是一介书生,他意识到不怀疑,就是不思索,借不思索来抵抗现实与理想的背道而驰,并承担“历史的误会”,成了一名领导者。而且,此时他知自己必死,还不愿意承担“烈士”的名号误导后来人,做到真正的自我思想审查。他对自己的要求,显然比同时代乃至后时代的无数人都要高出一大截。一个人如此,我实在没什么理由再怀疑他的真诚。抓不着钱,图不到名,自毁形象的事情要是能得到什么现实的好处,我真想去当犀利哥。这样的人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什么人才是?
    “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我倒觉得大可一观。这份真诚很可观。当“主义”成了杀人武器,当红布比谁谁谁生命还重要的时候,我觉得真诚是硕果仅存的公共领域。好吃,懒做,都是可以原谅的个人行为,虚伪却不能,因为来源于人人互动,真诚就愈发不多余了。
    

《孤独六讲》,浮生六艺

    以前和人讨论过,中国古典文化究竟能有什么现实的好处。要是把我们经历过的人为割裂算进来,那台湾的人们显然要继承的多些,很多台湾作者的文笔都有股大陆文青学不来的味道。比如蒋勋老师的字,就透着一股子风情万种。我没有贬低的意思,反而是坚信不具强烈的内在情绪,肯定不会有此作为。
    书名所谓的六讲,其中有点偷梁换柱。因为这六个方面其实并非纯粹的并列关系,在人心的位置自然是有高有低。但是换个角度看,又全部可以做为并列的关系,这个角度是求生。如果你赞同作者所言,那么这将是达到足够生命高度的六个必然阶梯,反之,只要按照这六个方面的反向锤炼,就可以过的非常滋润。如果现实生活有什么不适,只能是这六门手艺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罢了。
    比如情欲孤独,我的理解是窗边的小手。
    个人的成长,需要时间来完成。我依稀记得王小波在他的小说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那个人站在浑铁铸就的城市中,依着窗边,感受从男孩到男人的激变。能够成熟的原因,是一个人找到了确认自己个体存在的方法。在一个没有任何自身创造物的时刻,自我意识必然通过情欲来体现。只有这种类似切肤的感受,才能让人明确感受到自己的时空位置。
    但是如果有了外在物质来体现,那么我们还需要情欲本身吗?我们身边有很多事实证明,情欲已经被改造成另一番模样,就是征服。不管是有几房姨太太,其实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欲,征服已经成为一种变体,使每个人竭尽全力去表达自我,去征服他人。
    我们其实需要这种孤独,总要有一只小手来解决问题。否则,我们就会信心百倍地参加倾轧与战斗。读这个部分的时候,我也理解了作者所指——泯灭这种情绪本身,对推动社会大步前进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有在限制人的这种本能,才能让他有饱满的力量参与社会实践。简单说,为什么一片大好,就是憋的。
    所以我觉得,要干好工作,憋着。
    又如语言孤独,从来都是无声处听惊雷
    有句老话,听话听音。这一点上作者的理论挺符合传统精神。寻找言外之意,始终是我们在做的。但是我们又总是在指责看到的文字不真实,这里面有一种州官放火的感觉。其实语言孤独应该说不是什么当代病,而是自从语言变成一个系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特征。在我们大为推崇的赋比兴之类的手段中,语言已经离真意越走越远。
    这未必是件坏事。假如求婚的场景直接变成”走,领证“,世界太无趣了。“嫁给我好吗?”压根就是个很精简同时又寓意颇深的问题。好不好人各有志,怎么嫁也是各有不同。若干根本没有统一意见的事情夹杂在一起,这事就模糊了,就有味道了。我的意思是说,把一件事情办的复杂,不一定是件坏事,反而能让其中有更多的艺术可寻。
    在这六种孤独中,最具有解构作用的,我认为是革命孤独。作者说,革命本身是一种青春仪式。这说明世界上本不存在完美,任何的一个时间点切入,总会有跟good的选择。所以改良不在于好不好,而在于你想不想改。谁都有意气风发的年纪,谁都有老气横秋的阶段,怕就怕,从来就欠缺某种情绪,并且对一切修修补补都不屑一顾。
    但是,在六门手艺中,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是伦理孤独。确保自己不是谁的谁,也不需求谁是我的谁,是真正享受孤独的开始。从这里走,才能知道我在谈论孤独的时候谈论着些什么乱七八糟,却又不可或缺的东西。